行政總裁網誌

有一個盼望

在剛過去周末的同工發展日題為「有一個盼望」,感恩上主使用ACM的敬拜,青年新領域(YMH)會員的生命見證,與及由温哥華專誠回港的呂宇俊傳道以他的生命經歷勉勵香港神託會的一眾同工。

YMH會員Miffy 以第一身經歷,道出她身邊朋友、老師、社工、醫生的陪伴對她走過低谷的重要性,她的信仰亦成為她生命盼望的泉源,我相信不少在座同工也因她的分享而動容。記得Miffy 分享,路加福音有關「有罪的女人」那一段大大觸動了她,使她體會到信仰的拯救成為她最終的釋放。我為她感謝神!

我在周末的時候也不斷思考這一段(路加福音七章36-50節):一個女人用眼淚濕了耶穌的腳,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又親吻耶穌的腳,然後把香膏抹上。現代人看來是極其古怪的行為,在當時的文化卻代表了這女人用哀傷痛悔的心對耶穌表示極大的尊榮。法利賽人對這個行動大大不滿,這個女人原是個罪人,罪人應該被隔離、排擠,怎可以接近先知,而耶穌又怎可被她埋身呢!

耶穌用了一個債主與兩個欠款有分別的債仔的比喻,道明了欠款更多的那位,因為蒙債主開恩免了債項,會更大大感謝報恩。耶穌在路7:47切中了核心:「所以我告訴你,她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為她的愛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愛就少。」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指因為有罪的女人對耶穌的愛多一些,所以就可獲赦免更多的罪;而是她能夠付出愛的份量、她由衷的舉動,是源於她得蒙極大赦免!相反,在旁指手劃腳的法利賽人,看不到自己的罪,所以蒙赦免的就少,也反映在他對婦人殘酷的白眼。

這段落經文反映了信徒常見的陋習,也得互相指醒。信徒都「知道」主耶穌能赦免一切的過犯,彌補我們的軟弱。但這個「知道」,卻不代表我們真正願意敞開心扉,在主耶穌面前坦然承認過犯和軟弱,真誠地悔改。我們習慣以不同的「裝飾」掩蓋:一貫的自我形象、能獲取的權力、腦袋中的知識、考到的資格、高人一等的經驗… 更甚者,以這些裝飾成為個人的標籤,以使自己和其他人分別出來。早年社會上講高端低端人口,還記得這些標籤嗎?

這些外在裝飾會讓人看不見,甚至也蒙蔽了自己,以致看不見內在的軟弱和黑暗,滿以為我們還是個不錯的人,要悔改、蒙赦免離我們就更遠。一旦這些形象、權力、知識、資格、經驗成為慣用的外在裝飾、最看重的標籤,就更看不見主耶穌的存在意義。無論欠款多少,只要是完全和坦白的擔當,就得債主一樣的赦免;無論是會員、同工還是任何一位,只要在主耶穌面前放下外在的裝飾,懇切悔改,主的愛一定能灌滿每一個人的心。

在上周六我邀請了大家一起發現「帶來服侍動力的盼望」,我的盼望是「主進入每一位的心中」,你可以找到你的答案嗎?附上完整圖,讓大家一同見證出席者一起構建的「盼望」!